完整分享稿 | 黑天鹅频发时代,如何用系统舆情监测赋能IPO企业


Meltwater融文

2020年6月30日

大家好,我是Meltwater融文公司的Betty宛月。

很高兴今天能有这样一个时间,与大家聊一聊在企业IPO的前中后期,如何利用舆情监测为企业赋能。

由于科创版注册制的批准,以及6月12日深交所创业板注册时的试行发布,“受理即披露”制度让企业不得不面对舆情的考验。

IPO期间所有的舆情都会被放大,不仅是企业过往做得好的品牌基础,还有负面上的业务、财务、高管等问题。

因此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舆情管理在现在的IPO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已经在上市阶段的公司,都会请财经公关公司,或者内部有专门做公关的部门。

相较于舆情监测,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其实财经公关与舆情监测是在同一个大生态之下。

舆情监测作为窗口,第一时间帮助财经公关了解外部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做下一步的信息处理。

上市期间,财经公关需要做非常多的路演,做一些内部舆情处理、高管话术培训,统一所有内容,制定整体传播计划。财关更偏向于公关传播的决策,衔接外部与企业内部的沟通,制定下一步决策。

而舆情监测则更多的从数据角度看待一切。舆情监测公司能第一时间抓取到数据,了解这些数据背后,在媒体端引发多大的反响,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力,传播是正面还是负面,引发了哪些其他媒体的讨论,并且这些媒体记者之前都是报道的哪些内容。

这部分内容在财经公关的覆盖范围不会那么全面,舆情监测将这部分内容做了个补充。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外部发生了什么,给企业造成了哪些影响,甚至可以对过往事件进行回溯与复盘,查找隐患点,从而提前防范。这是舆情监测公司从数据角度做到的事情。

基于过往经验,我总结了以下8大重点IPO舆情类型:

当然,IPO舆情绝对不仅仅是看新闻,还有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自媒体。

以下我总结了一些重点关注媒体:

企业在IPO区间,需要将舆情整体作为一个大型的全媒体维度进行监测。

 

 

说完IPO舆情宏观的渠道和内容后,我们来看一下IPO舆情传播的五大特征。每一个特性都会配合案例为大家说明。

【1】 舆情越来越快

去年5月1日早上9点,洛杉矶时报的一篇报道称步长制药老总的女儿花了650万买了斯坦福入学名额。

通过Meltwater舆情监测平台,当天我们就观察到海外纯英文的传播走势(下图)。

或许很多企业觉得,传统的在线新闻传播到社交媒体,从海外传播到国内,怎么也要个1到2天的时间,留有时间去做公关处理。

实际上,对应的下方是Meltwater融文监测到该事件在国内全网平台的传播走势。

基本上在5月1日至5月2日,微博上已经触发了大量的讨论。

国内与海外舆情同步非常快,任何海外内容,都有国内媒体在盯着。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舆情,企业都需要重视。

【2】 信源面广

喜马拉雅,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听书软件,一直被传即将上市。也是在去年5月,在天眼查和企查查上,出现12名董事同时退出的动作。

事件发生后,各大渠道都对此有非常高的讨论,一周内舆情超过4300条,分布在微博、论坛甚至视频渠道等。

由此看来,真的是有许多媒体记者蹲守天眼查企查查平台,一旦看到比较大的股东变动,就会立刻通过媒体将内容传播出来,变成新闻。

 

【3】 历史负面要重视

财经媒体非常喜欢炒冷饭,尤其是面对负面新闻,会将过去负面挖出来一起翻旧账。

19年11月的时候,步长制药因为一家专门做删稿的公关公司被国家处罚,被财经媒体再次挖出他们当年非法删稿的旧料。

结合5月份刚发生的天价买学位负面事件,对步长制药而言简直是雪上加霜。

因此我们建议在IPO前,对历史负面进行排查,无论是已报道还是未报道的,都会对上市产生很大的影响。

 

【4】 各平台都有财经意见领袖

当前的融媒体,其实在各个平台内都有串联关系。

1 某些专栏作家不隶属任何的媒体,但在各大自媒体平台都有自己的自媒体号,每个媒体平台又会触达不同的人群。例如经济学家宋清辉先生。

2 新媒体平台上有许多新兴财经意见领袖。前段时间解读瑞幸咖啡事件的半佛仙人就是Bilibili平台内的财经意见领袖。

 

【5】 境外上市越来越多

很多企业都有境外上市的需求,这里也整理了海外上市的媒体版图:

针对海外媒体,Meltwater融文有一个特定的衡量指标,叫做社交回响(Social Echo)。意为新闻出现后,监测事件在社交媒体段分享转载的次数,了解具体是哪些内容在大众间引发大量转发与共鸣。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对海外媒体状态不太了解的企业,对整体传播有快速的概览。

 

接下来是IPO舆情阶段性的预备工作,分为预披露前、预披露至上市以及上市后三个阶段。

预披露前:历史媒体报道人工归类分析

其实招股书预披露之前,是舆情监测与梳理,甚至是财经公关品牌声誉搭建最好的时间点。

因为此时企业还没有上到财经记者的重点关注名单,还有更多机会提前梳理与布置风险点。

总结过去大媒,行业垂直媒体,以及报道量大的媒体进行人工归类分析,通过报道倾向性以及媒体影响力筛选出IPO期间监测需要关注的媒体。

预披露至上市(一):监测启动前搭建舆情特别小组

在预披露至上市之间,企业进入到静默期,需要舆论维稳与危机应对。即使企业无法主动传播与应对,财经公关可以在背后做出应对。

企业需要实时了解媒体端对于财报的各种解读,公关动作的影响。

同时,企业也要对媒体进行梳理与站队,然后进行提前沟通,甚至媒体关系建立预案等等。

当然,还要制定企业内部预警与负面分级方案,再按照一二三级别进行预案,提前准备话术沟通与处理方式。以下内容可供大家参考:

预披露至上市(二):舆情日报整理汇报管理层

财经公关会给到公司非常多的信息输入,常以左下角文章的形式。

但这些文章背后是否有数据异动?品牌相关舆情是否有明显飙升与下降?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通过一个整理与汇总的舆情日报,了解每天的整体舆情动态,其实也是给企业吃一颗定心丸。

 

IPO上市之后:IPO期间整体舆情分析

公司上市后,可以对IPO公司整体舆情传播进行复盘,为以后公司良好的投资者关系夯实基础。

 

案例一:上市前和媒体交锋

瑞幸咖啡在美股上市期间面临了非常多的媒体解读。

从媒体声量图(下图)来看,一共有五次重要的时间节点。面对贷款、资金流动等敏感信息,瑞幸咖啡都做出了非常快速的反馈。

Meltwater融文此前曾对瑞幸咖啡上市作出详细分析,您可以查看完整文章。

 

案例二:新闻vs股价

瑞幸咖啡财务事件曝光后,首先是完全拒绝型回复,否认所有指控,面临第一次股价下跌。

而真正大型的下跌是在财务事件完全暴露,CEO被停职等官宣后,面临巨大舆论压力。

其实对于A股主板客户,按照以往经验来谈,舆论对于一家公司能否上市的影响一般不会超过5%。

但对于未来的股价,市场的预期而言,还是会存在影响。

针对瑞幸咖啡财务事件,Meltwater融文此前也有针对性文章分析,您可以查看完整文章。

 

案例三:网易有道纽交所上市

这里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媒体影响力得分”。它是由媒体情感占比净值,事件报道声量,以及该声量占有上市期间整体声量占比三部分构成的。

网易有道在上市前,在纽交所门口上了一节公开课,也是非常新颖且有仪式感的操作了。

从媒体影响力得分来看,效果立竿见影。短期内的确是起到了不错的营销效果,但活动下线后,品牌影响力很快被打回原形。

再者就是网易有道上市后发布第一份财报后,大部分媒体对于这份财报的解读呈现较为负面的声音。

网易有道就亏损主动发声,强调公司资金充足。

由于在对财报的解读中网易有道将重心更多放在了其付费用户及学习型智能硬件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的积极趋势上,使得大众传媒的报道重心也从“盈利差 ”转移到了“态势好”上,使得媒体影响力得分也飙升至43.41。

 

 

如果您目前有IPO舆情监测方面的需求,看完直播后意犹未尽,想了解自己的企业该从哪些方向制定监测方案,欢迎通过官网预约演示,与我们取得联系!